第77节

    《收藏m.pomoxs.cc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》

为什么舍不得用泥土和石块。这让人疑心,刘备一直在等着别人拿火来烧他。

    这个怀疑,应该是有心理学依据的。刘备的心里,肯定也对平灭东吴抱有重重疑虑。先不要说有多大希望,能够完成这个目标,就算是真的有希望,可这庞大的东吴,资源整合是需要时间的,而魏国铁定不会给他时间,说不定从他屁股后面来一下,他刘备就全都白干了。最好的结果,是替魏国打东吴打下来,最坏的结果,是连带他西蜀也一并灭国了。

    正是这种疑虑和担忧,让刘备的心里,充满了矛盾的情结。而这种矛盾的心结落在战术上,就是搭建了极易起火的木制营垒,给了陆逊扬名天下的好机会。

    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败仗。刘备的四十多座营盘,俱被攻破,多名将领被杀。刘备本人带着一小股人马,疯逃到马鞍山的高地上,陆逊驱赶着吴军,从后面漫山遍野的追来,口口声声只要活捉刘备。

    刘备最后剩余的主力土崩瓦解,死者数以万计。刘备借着夜色的掩护,向着西蜀境内逃窜。《江表传》上说,吴军在后面穷追不舍,刘备只好以皮盔皮甲为原料,纵火焚烧,烧断了夷陵的山路及栈道,这才逃得一命。而《资治通鉴》却没有采用这个说法,说烧皮盔皮甲的,是沿途的驿站工作人员,为了掩护刘备逃走,他们焚火以阻挡敌军。

    西蜀的镇北将军黄权,他掌握着相当雄厚的兵力,没有来得及援助刘备,便被吴军掐断了给养线。黄权无奈,宣布向东吴投降。

    驻扎在湖北上庸的孟达,也跟着添乱,投降了魏国。

    刘备到达白帝城,检讨此次战役的得失,发表著名军事观点说:“这事不能怪我——此乃天意。”

    黄权投降了之后,有人向刘备建议,杀掉黄权的老婆孩子。刘备说:“有没有搞错?这事跟人家没关系,是我连累了黄权,凭什么杀人家老婆孩子啊?”

    而东吴那边也有谣言说,刘备已经杀掉了黄权全家。黄权听了,一笑置之,说:“我跟刘备,是推心置腹。他不可能杀我全家的,不信等着瞧好了。”

    叛降之将,仍然能够得到如此信任,这就是刘备虽然毛病一大堆,但最吸引人的人格魅力之所在。

    东吴这边,打了一场大胜仗,将士激动的要哭,纷纷要求穷追刘备,直到把刘备擒获为止。孙权就此事征求陆逊的意见。陆逊说:“不好意思,我已经下令撤兵了,眼下的事儿不是捉不捉刘备,而是要在魏国突然袭击之前,布置好防御工作。”

    果然,魏国三路大军,趁这功夫入寇,但因为东吴早有防备,没搞出什么名堂,只好退军了。

    而直到这时候,孙权才知道,以前陆逊的部将,都不肯听他命令的事情。就问陆逊,这事你为什么不向我报告?陆逊回答:“这些将领,有的是你的心腹,有的是功臣,有的是你得力帮手,都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。就算一时对我有误解,我也应该让自己受点委屈。”

    刘备败在后起之秀陆逊之手,虽然嘴巴很硬,说这事不怪他。但心里羞愧,不好意思再返回成都,就躲在白帝城了。这一天刘备正趴在榻上,一个人生闷气,忽报有东吴使者来到。刘备让其进来,问:“啥事啊?”

    使者道:“某乃太中大夫郑泉是也,我们老板让我来,跟你商量一下投降的事儿。”

    刘备:“谁向谁投降啊?”

    使者:“当然是我们东吴,向你们西蜀投降。因为我们老板知道,你们西蜀不象我们东吴,已经投降投习惯了。你们对投降的业务比较生疏,所以这次还是我们投降。”

    “哦,”刘备明白了:“投个屁降啊你,不就是来讲和吗?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使者郑泉进来,陪刘备喝酒聊天。聊天过后,刘备也派了一个中太大夫,名叫宗玮,去了东吴见孙权。从此两家达成协议:闹也闹够了,玩也玩累了。搁在刘备这边,不出兵为关羽报仇是说不过去的,但如果真的打败了东吴,对两家来说也不是好事。所以两家的合解,就以这场战事做为一个开端,从此缔结同盟,共同对抗魏国。

    处理过这最后的大国策之后,刘备就死了。

    【9.你爹不是个玩意儿】

    刘备临死前,给儿子阿斗留下了一句话:汝父德薄,勿效之。就这七个字。意思是说,你爹我不是个玩意儿,真的不是,千万不要学我。

    同时,刘备专诚把诸葛亮叫到白帝城托孤。他对诸葛亮说:“你的才能,比曹丕胜过十倍不止,治理一个国家,不成问题。我这个儿子呢,你看他顺眼,就帮着他点,看他不顺眼,干脆你来做皇帝好了。”

    刘备一生,很少说伤人的话。但是这次托孤,却对诸葛亮的心理,伤害极大。不仅言语上的伤害,还有行动上的。

    托孤者非止诸葛亮一个人,还有另一位大臣李严。刘备提升李严为尚书令兼都护军、镇守永安,分掉了诸葛亮军政两方面的大权。

    摆在诸葛亮面前的,只有两条路,一条是当头悲摧的牛,驼着不成气候的阿斗慢慢的爬走。另一条就不好说了,总之比当头悲摧的牛,更悲摧。

    但史家却很少责怪刘备,一来刘备这个做法,比之于许多帝王,已经要人道仁善多了。二来诸葛亮也确实是没有辜负刘备的重托。三来呢?三来就是,史家轻易不敢穷究刘备心理中的不洁成份,生恐老百姓跟他没完。

    民众需要明君,只有明君圣主,老百姓才能吃得下饭,睡得着觉。谁敢下毒手毁掉民众心目中的明君,老百姓绝对不跟你客气。

    再者,刘备死前是有吩咐的,他吩咐阿斗并两个弟弟刘永刘理,不仅要以诸葛亮为师,而且终生要视诸葛亮为父。

    够意思了,真的够意思了。那就躹躬尽粹吧,要不要你干什么?

    可还没等诸葛亮躹躬尽粹,小小的西蜀,突然爆发了一件超恐怖的血案。

    事件就是发生在益州,此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叫正昂,官称太守。可是好端端的,忽然有一天被人发现他横尸官衙,不知是什么人杀死的他。

    案子报到诸葛亮这里,诸葛亮犯愁的说:“我这正忙着抄书呢。以前我抄写过申不害、韩非子、管仲的书。先帝刘备吩咐我把这些书给新皇帝阿斗读。可这些书都丢了,不知哪个杀千刀的贼,偷走了我辛辛苦苦抄的书。我还得再抄一份,偏偏这又出了凶杀案,我又不熟悉侦探业务。这样吧,看看有没有待补的官员,让他去益州,捎带脚把这个案子侦破一下。”

    新任的太守叫张裔,是成都人。到了益州之后,他立即着手展开刑侦工作。正当他趴在地上仔细的勘查血案现场之时,忽报门外来了一群人,打头的是益州郡的老财主雍闿,年纪好老好老了,带着好多人,抬着几只大箱子。雍闿的身边,是他最得意的徒弟孟获。

    张裔惊讶的问:“老雍,你娃这是做什么?”

    雍闿笑道:“没啥,就是我新近采购了十几斗玛瑙,质量都是最上好的。我寻思太守你的工作这么忙,应酬这么多,肯定需要这些东西联络感情。官场上的事你张太守不说,我们心里也有数,不跑不送,原地不动,只跑不送,平级调动,又跑又送,提拨重用。张太守被提拨了,也是我们益州人民的幸福啊。”

    当时张裔心花怒放,假装生气地道:“老雍你来就来呗,还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?这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