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5节

    《收藏m.pomoxs.cc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》

,千万莫再当皇帝当官,徒然害人害己。”

    赵佶泪如泉涌,缓缓点头。

    曹操叹一口气,拔刀一挥,割断了他咽喉,吩咐道:“看石秀面上,把他葬入他赵家祖坟吧。”

    赵佶听得这一句,眼中流露一丝感激,就此气绝。

    曹操看向杨存忠,淡淡道:“此等背主之贼,恶贯满盈,打杀了吧!”

    杨存忠脸色一变,扭头便跑,林冲等大将四下围合上来,樊瑞起手飞出铜锤,一锤打翻在地,反手一镰,割下了首级。

    蔡京见状,面色大变。

    老曹看向他,冷笑道:“蔡京,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,我大汉朝如日初升,容不得你这等心思腌臜之辈。你既杀了宋皇,我无法平定民心,正好借你身躯一用,石秀,敢剐人么?”

    石秀振眉道:“如何不敢?”

    老曹道:“甚好,便仿江州剐蔡九旧例,去法场搭起木台,吴学究罗列此人历年大罪,公告天下,石秀剐了此人,回去见了娘子,也有个说头。至于这些帝姬,也都由你这姐夫照顾,带回汴梁好生安置。”

    石秀、吴用齐声应下,蔡京瞬间委顿于地,呆呆道:“原来是你,原来是你……”

    方杰大步上前,拽着蔡京脖领子,拎着去了法场。

    那些妃子帝姬们,见老曹处置蔡京,都哭哭啼啼拜倒,感谢老曹替先皇报仇,老曹温言抚慰几句,令人带将下去休息。

    他自己站在空旷皇城中,不知如何,想起了当初江州夜剐蔡九之后,自己带着石秀闲走,走不尽的茫茫巷陌,走不出的沉沉黑夜。

    一时心有所感,抬起头来,只见东方渐渐泛白,一派明霞,慢慢揭开夜幕,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,嘴角勾起一丝笑容。

    看看左右,林冲上前道:“陛下,可有事情要办?”

    曹操笑道:“你和你那契丹公主好好度日,这件好事,却轮不到你。”

    一指时迁:“兄弟,你如今封公,早晚便要成婚,为兄此刻无事,正好带你去预习一番!”

    他把时迁一搂,二人向外便走,林冲放心不下,领兵马跟在后面,隐隐听见曹操嬉笑道:“兄弟,这金陵你不是初来,为兄的倒要问你,此城中可有……”

    这正是——

    三国逐鹿无高下,北宋升龙见峥嵘。如梦江山兄弟在,一杯浊酒笑相逢。

    (全书完)

    番外系列

    第796章 教主是怎样炼成的(一)

    话说西元216年,古波斯国土地上,诞生了一个婴儿,其父为他取名为摩尼。

    这个年份,若是换算于中国,便是东汉建安二十一年——

    这一年,魏公曹操进爵为王。

    摩尼降生二十四年后,忽发奇想,想要创出一个摩尼教来。

    他吸收拜火教、印度佛教、西亚基督教诸多思想,一番揉捶,创建出自家教义、教规、教仪,自称为继琐罗亚斯德、释迦牟尼、耶稣之后的第四位先知,光明之使者。

    教派既创,便要传教,但此时波斯乃是拜火教的天下,摩尼费尽心思,也只收得教众三人:自家亲爹一个,家中亲戚两名。

    没奈何,摩尼只得远走异域,前往杜兰(后世巴基斯坦一带)等国传教,并将杜兰国王发展为教徒,传教事业渐有起色。

    若干年后,趁着古波斯改朝换代,摩尼教杀回故乡,渐渐壮大,成为萨珊王朝的国教,摩尼也成为了国师一般人物。

    晚年,摩尼欲传教世界,特地亲撰七书,曰《彻尽万法根源智经》、《净命宝藏经》、《律藏经》、《秘密法藏经》、《证明过去经》、《大力士经》、《赞愿经》,令门人译为十余种外文,四处传教,其中便有汉文译本。

    唐武后延载元年(694年),摩尼教传入中国,大历三年(768年),于长安、洛阳各地建“大云光明寺”,其势大盛,会昌三年(843年),武宗灭佛,摩尼教亦受波及,朝廷四处捕杀摩尼教徒,世人称为魔教。

    传至宋朝时,摩尼教与弥勒教因争夺教众,颇有争斗,死伤众多,摩尼教主汪公老佛与弥勒教教主陈箍桶亲自出手,双方前后约战六场,其中武比三场,高下未决,又文比三场,仍是胜负难分。

    这六场斗下来,汪、陈二人忽然发现双方教义,竟然颇有相通互补之处,于是一番深谈,都冒出一个惊人的想头——

    所谓争则两伤,合则两利,既然如此,我两家何不共组一个新教派?如此莫大江湖,岂有可争锋者?

    两个教主都是有大毅力者,一番讨论,取长补短,形成了新的教义内容,并取两家教义之共核,定下新教派的名头——明教。

    然而明教既创,问题又生——这个教主该是汪公老佛担任?还是陈箍桶就职?

    两人商量一番,为求公平,决定不用二教原本教众,由两个教主携手入世,共同挑出一位新教主来。

    此后两三载时光,汪公老佛、陈箍桶踏遍山河,期间见识了不少江湖上有名豪侠,却不曾有一个可以真个入得二人眼眉的。

    大观二年(1108年)里的一日,二人经过清溪县,正欲进城打尖,忽听杀伐之声大起,却是一条大汉,白布蒙面,手舞朴刀,背负一位白衣少女,正拼命往城门处杀来。

    摩尼、弥勒两教均是尚白,见这汉子蒙以白布,背上少女身穿白衣,汪、陈两位教主心中同时一动,不约而同立住了脚,看这汉子厮杀。

    大汉刀法颇是不凡,奈何那些追兵之中,很有几位高手,死死缠住了大汉不放,其中有人叫道:“这个女子别无家人,你这厮想必也是路见不平,然而她得罪的乃是堂堂县尊,我劝你还是休要多事,早早撒手,莫误了自家性命。”

    那人这般劝他,倒不是心地良善,而是见这大汉出刀凶狠,招招搏命,甚难对付,因此打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主意,若能劝他放下女子走路,自己也少些危险。

    那大汉却豪笑道:“放屁,放屁!堂堂朝廷命官,胁迫孤女,害人夫婿,老子不能去宰了他,已算老子无能,若放下这个女子,那是连人也不配做了。”

    汪公老佛闻言不由一笑:“这汉子倒是有一番豪情。”

    陈箍桶亦点头笑道:“行的也是侠义之举。”

    两个对视一眼,忽然齐齐迈步,掠进战团中,拳打脚踢,顿时将追兵打翻一片,低声道:“随我们来。”

    大汉亦是知机,趁机挥刀乱斩,杀出条血路,随着汪、陈逃出城去。

    几人一直跑到山中,这才止步,大汉放下女子,揭掉面巾,恭恭敬敬行了一礼:“在下方腊,多谢两位前辈拔刀相助。”

    两位教主一打量,见这人年纪约摸三十出头,生得好一副容貌——

    不是说多么俊俏,而是满面威严豪迈之色,一身慷慨磊落之气,让人一见之下,油然便生出景仰之意,顿时愈发满意。

    陈箍桶一笑,指了指那女子:“说一说吧,让我两个也明白为了何事出手。”

    方腊恭恭敬敬道:“好教二位前辈得知,在下乃是本地一处漆园的园主,近年因花石纲故,被应奉局的鹰犬强勒硬索,耗尽了家财,一时气愤,便欲去城中,宰了这干害民恶贼出气,不料到得城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