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节

    《收藏m.pomoxs.cc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》


    现在,这个不靠谱的大将军费祎,正领导着蜀国人民奔小康,他当然不会支持姜维的军事行动,甚至当面对姜维说:“你能不能歇歇,啊?我说你能不能别闹事?连丞相都弄不明白的事儿,我们又怎么可能平灭魏国?”

    最后费祎只给了姜维一万人,结果姜维出马,行至陇西,就被魏将邓艾给打回来了。

    次年,费祎还是只给姜维一万兵,让姜维去打。姜维可不敢去上邽或五丈原,诸葛亮去这种地方,照例是要带十万兵马的,姜维以如此少的兵力,只能绕到青海一带,溜挞了一段时间,就回来了。这是姜维第二次用兵。

    终于等到费祎被郭修莫名其妙的搞死了,姜维趁机组织第三次用兵,带了三四万人马,气势汹汹杀奔南安。但这个破南安,却说什么也攻不下来,不久魏国援兵抵达,姜维只好撤退。

    次年,姜维再战狄道襄武,这一仗,打得真漂亮,抓获了三个县的老百姓,把这些老百姓强行绑了肥肉票。蜀国战事太频繁,老百姓不够用,只能够去别的国家抢。这是姜维第四次用兵。

    第五次,姜维终于打出了水平。这一次,因为魏国的夏候霸跑来入伙,姜维的实力一下子增强了。夏候霸跳槽来蜀国,是因为魏国那边,司马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势,曹操一家已经没法混了,只能往西蜀这边跑。这一次姜维与夏候霸联手,大战雍州,杀魏兵数万,战果直逼诸葛丞相时代。迫得魏国出动大军来对打,姜维趁机收兵,把魏兵气得半死。

    第六次姜维又有点郁闷。因为第五次出兵表现较好,所以他晋职为大将军,原来的镇西大将军,他分给了胡济,并与胡济分兵而行,合击段谷。姜维是在指定时间抵达了指定地点,可是胡济迟到了,结果姜维被魏将邓艾打得好惨。回来后姜维仿效诸葛丞相的做法,把自己降职,并严厉的批评了自己。

    第七次用兵,是被诸葛亮的堂弟勾出来的。诸葛这一家,是极为诡异的,诸葛亮在西蜀做丞相,他大哥在东吴吃饭,还有个堂弟诸葛诞,在魏国那边打工。起初诸葛诞在魏国那边混得也不错,人前人后风风光光,但随着司马家族势力的扩张,尤其是司马昭的谋篡之心,路人皆知的时候,诸葛诞越来越难混,最后终于闹翻了。于是诸葛诞引兵投东吴,从此与魏国叫板。

    姜维抓住这个机会,集合了几万人马,从骆谷的小路通过,抵达魏国修筑的一座小长城之下,向司马望挑战。魏将邓艾超喜欢扁姜维,闻讯起来加入,此后邓艾与司马望闭门不战,存心把姜维拖跨。最终姜维粮草被拖光,只好撤退。蜀后主刘禅闻知,大喜,恢复姜维的大将军职务。

    这次恢复职务,是姜维和阿斗最后的蜜月了。此后姜维因为劝说阿斗远离坏宦官黄皓。阿斗也是好心,把这事告诉了黄皓,还让黄皓去姜维那联络感情。但姜维却知道自己危险了,黄皓这种小人,肯定会暗算他的。从此姜维不敢再踏近成都半步,带兵去洮水北岸避难。魏将邓艾闻知此事,大喜,就跑来砍姜维,砍得姜维撒腿逃到甘肃西南。这一次虽非是姜维主动出兵,但被砍也证明了他是国之栋梁,不栋梁才懒得砍你。所以这一次,就算是姜维第八次用兵。

    第九次是姜维人生最郁闷的时候,那天他正在甘肃西南的沓中认真耕田,魏将邓艾带了三万兵来了,牛烘烘的冲姜维叫板。姜维就和邓艾对砍,正砍得如火如荼,邓艾突然说:“老姜,我有一个坏消息,一个好消息,你想听哪一个?”

    姜维狐疑的问:“啥消息啊,你先说好消息吧。”

    邓艾说:“好消息就是,那个坏太监黄皓,他再也不可能暗算你了,我们替你把他搞死了。”

    姜维:“你们怎么可能把黄皓搞死?那坏消息是啥?”

    邓艾:“坏消息就是,你们蜀国已经灭亡了。”

    姜维:“你骗人,骗人……”

    然而邓艾真的没骗姜维。这一次是司马昭亲自带队,兵分三路,第一路就是邓艾,率三万人马牵扯姜维。第二路是个叫诸葛绪的,也带三万人,攻打祁山,切断姜维的后路。第三路是由钟会,带十几万人翻越秦岭,进取汉中。

    姜维一听就急了,撇下邓艾,急忙回军,途中遭遇诸葛绪拦截,被姜维成功脱走。不曾想邓艾却趁机从阴平翻山而过,穿越七百里五人之境,抵达成都。

    蜀汉后主阿斗闻邓艾军到,出城投降。刘备苦心开创的基业,就这么江湖除名了。

    【2.先灭刘备,再灭曹操】

    西蜀帝国灭亡,下一个就轮到了魏国。

    西蜀地盘太小,国土面积只占天下的十分之一。所以小小的西蜀,是被人从外部攻破。而攻破西蜀的魏国占了天下五分之四的面积,比较的强势。所以这个堡垒,必须要从内部攻破。

    实际上,正是因为西蜀的灭亡,才导致了魏国除名江湖。这是因为司马氏在灭亡了西蜀之后,以此为因由,认为自己理应升官。可这时候司马氏已经称王了,再晋升,曹操家族就得给人家把龙椅腾出来,不腾还能怎么办?

    天下英雄,使君与操。所以司马氏的人生理想,就是先灭刘备,再灭曹操,唯我司马,一家发飙。但这事也不能怪人家司马氏,怪只怪曹操的后人,犹如耗子下豆鼠,一代更比一代糟。

    曹操的儿子,就是魏明帝曹丕。这个曹丕很有型,他当皇帝的时候,有个名士王粲,他死了,曹丕亲自为他主持追悼会。会上,曹丕悲痛的说:“王粲生前,最喜欢听驴叫,今天我们在这里,怀念王粲,为了表达我们沉痛的心情,我提议,停止奏哀乐,让我们每人学一声驴叫,以慰籍王粲的在天之灵。”于是参加追悼会的各级领导,齐齐的伸长了颈子,发出了“咴呜、哇咴、乌哇”的驴鸣之声。这种风格,硬是麻辣,连驴都表示郁闷。

    曹丕另一件史册留名的事情,就是强行占有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,但是曹丕的弟弟曹植也在暗恋甄氏,遂有《洛神赋》的千古绝响,至今被文人品读。只有甄氏比较悲摧,后来曹丕不爱她了,就逼她自杀了。

    曹丕死后,儿子曹睿即位,史称魏明帝。

    曹睿之所以接班,是因为文帝曹丕带他去打猎,曹丕先射杀了一只母鹿,然后叫小曹睿快点杀掉小鹿。曹睿却掷弓于地,垂泪曰:“陛下已经杀了母亲,臣不忍再杀其子。”这个表现极具动感,符合儒家明君思想的观念。由是曹睿登基,是为明帝。

    但这个明帝,却比任何人都糊涂,他死后曹芳即位。但曹芳却不是曹睿的儿子,他的身世是一个谜。登基后他发现司马氏家族已经掌握了军政大权,心中不忿,就想打掉司马反动集团,但因为智力不足,结果反而被司马家族废掉皇帝之位,改由高贵乡曹髦做皇帝。

    这里说的司马家族,主要是指司马懿的两个儿子:司马昭和司马炎。正如此前的汉臣,不睬汉献帝,却为曹操一家卖命一样。现在的魏臣,也不买曹氏家的帐,只听司马老板的。所以权力落入司马氏之手,让曹家郁闷无语。

    小曹髦年轻气盛,发现他被置于早年汉献帝的位置上,他拒绝命运的安排,就率了童仆丫鬟,登上战车,去讨伐司马氏。途中被司马氏的亲信贾充,带领太子舍人成济拦住。小曹髦冲他们比比划划:“冲啊,杀啊,最后的胜利,一定是属于我们老曹家的,老曹必胜,司马必败。”

    看着小皇帝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