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节

    《收藏m.pomoxs.cc第一时间阅读完本小说》

宓的理由,是他夜观天相,发现伐吴没有好结果。

    刘备下令,把这个秦宓抓起来关入牢狱。

    秦宓入狱,群臣噤声,这时候就看丞相诸葛亮的了。诸葛亮却躲了起来,有消息说,他就躲在无人之处,偷偷的说了一句话:“唉,要是法正还活着,那就好了,陛下谁的话也不听,只听法正的。”

    总之是没人能劝得了刘备。那就伐吴吧。

    正在准备军事行动,忽然间,车骑将军张飞大营有表上奏。当时刘备听到,说了句:“哎哟,张飞死了。”

    一点也不错,继关羽、吕蒙和曹操之后,张飞也死了。

    那么刘备又是如何先知先觉,事先就知道张飞会死的呢?

    史书上说,张飞这个人,是个火爆子脾气。他对知识分子是很客气的,但对士兵却很残暴。刘备以前就批评过他,说:“阿飞呀,你老是这样不行啊,你用刑苛酷,动不动就鞭打士兵,打也就打了,没关系的。但你应该快点把你打过的人,赶得远远的,因为他们心里会恨你的。可你老是漫不经心,让这些恨你的人在身边,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的。”

    张飞说,“是,老板说的是。”说完了之后,又轮起鞭子狂抽可怜的士兵,抽完了依然如故,还让这些人留在自己身边。

    用现在人文观点来看,张飞这个实际上品德极坏,那些士兵也是妈生爹养的啊。人家并不愿意上战场,凭什么上战场替你们去死?只是因为刘备用了毒招,你不上战场替我死,我就杀你全家,这才把士兵们胁迫来。原本人家就不情不愿,你还动不动打人家,你说你打人家干什么?

    传统文化中,张飞的形象五大三粗,忠诚鲁莽,深受人民群众爱戴。人民群众之所以爱戴他,那是因为你没挨他的鞭打。抽你两鞭子,你的观念立即就转过来了。

    但如果就这个问题采访张飞,他也有他的苦衷。刘备是以仁者的形象出现的,而他张飞却必须驱赶着老百姓,替这个仁者去打架送死。你手段温和了,老百姓岂会听从?只有用鞭子抽……总之,张飞这个黑脸,是因为刘备唱了白脸才被迫黑的。不黑又有什么办法?

    总之,张飞这么个搞法不对,不应该随便打人,要文明。但张飞已经来不及文明了。他率一万军士,从阆中出发,赴江州与刘备会师,临出发之前,张飞帐下两名将领张达和范强,杀死了张飞。拿着张飞的首级顺流之下,去投奔孙权了。

    《三国演义》中,为了强调张飞的威猛形象,说这两个人是趁张飞熟睡时下的手。其实真不用那么麻烦,看看关羽,不也是被一名小连长擒捉并杀死的吗?大家手里都有刀子,以有心算无心,背后溜挞过去,一刀就OVER了。

    刘备这边出师未捷,先损大将。尤其是杀手带了张飞的首级去江东,这客观上又成为了伐吴的充足理由。

    【5.做人不要太无耻】

    后世有人评价刘备,说早在关羽被杀之时,他并没什么强烈反应,只是在登基称帝之后,才挥师伐吴,这很奇怪。

    其实一点也不怪。概因战争这个东西,最是耗费社会资源,必须要把全社会组织起来,男人当牲口推上战场,女人当男人推下田地,各地官员都要做工作忽悠老百姓,但凡哪个老百姓明白事理,还得赶紧抓起来。这就是群臣劝谏,刘备并不追究,但是隐士秦宓劝止,刘备立即将秦宓投入大牢的原因。

    总之,要组织一场规模性战役,是非常消耗时力的。刘备虽然是这方面的天才,但必要的过程终究不可少。

    单只看刘备所带的兵力,就知道这次伐吴,是多么的艰难。《三国志》记载说,刘备伐吴,一共带了四万士兵。

    才四万多人,可以看出来刘备的心思,他只是想捣烂东吴,多捞几块地皮而已。单凭这四万人,是不足以灭亡东吴的。

    这大概是历史上所有的御驾亲征中,所带兵力最少的一次。当然,失势了的流亡皇帝不作数。兵力少也没办法,因为那边还有一个魏国,虎视又眈眈,刘备只能委屈自己。

    但他这四万人,仍然把孙权吓得快要傻掉。兵力虽然不足,但来的是刘备。天下英雄,使君与操,而今操已化尘成骨,就剩下一个刘备逞威风,孙权岂有不害怕之理?

    于是孙权做出了英明而果断的决定:“投降,立即投降,立即向魏国小曹丕投降。”

    孙权的降书到达时,魏国现任皇帝正在召集常委会,问:“诸位爱卿,你们琢磨一下,东吴搞死了关羽,刘备会不会出兵替他报仇呢?”

    群臣一起摇头:“不可能,西川那边,能打的就一个关羽,他死了,刘备那就得黄摊子了,根本没能力替关羽报仇。”

    曹丕道:“诸位爱卿,此议甚合孤意。要不咱们去打猎吧,打野鸡,好好快活呀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臣子辛毗在一边说道:“陛下快活的时候,恰恰是臣等最痛苦的时候,建议陛下不要再让臣子们痛苦了。”

    曹丕:“你这老头,净说人家不爱听的。那咱们继续开会,刚才讲到哪里了?”

    侍中刘晔站出来说:“刚才陛下问,刘备会不会攻打东吴,为关羽报仇。我认为这是必然的,刘备和关羽的私人感情,那是相当的深。如果刘备不出兵,他自己心里也会觉得对不起关羽,所以这个兵是肯定要出的。”

    曹丕:“怎么这个刘晔,净跟大家唱反调啊。大家说说,他错在哪里?”

    群臣正要讲话,这时候使者在门外求见,递进来了孙权的求降书。当时曹丕就愣了:“咦,我真的有这么威风吗?一登基为帝,就把孙权吓坏了?赶紧投降了?”

    刘晔道:“陛下你快别发神经了,这明摆着刘备已经向东吴进军了,所以孙权才赶紧投降。孙权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,一是防止我国揍他,二是可以借我国的强大力量威慑刘备。我建议马上出兵,直捣东吴,与刘备联手,先把东吴灭了。我为什么会这么建议呢?这是因为啊,现今天下三分,我国据有十分之八,刘备占了十分之一,东吴又占了十分之一。如果我们取西川,东吴就会过来添乱。如果我们打东吴,刘备也会扯我们后腿。这是因为他们唇齿相依,打掉一个,另一个也活不长。所以赶紧趁这个机会,先搞死一家,剩下的刘备,就势单力孤了。”

    曹丕:“老刘,有没有象你这么瞎掰的啊?人家东吴向咱们投降,你反而要打人家。做人要不要这么无耻啊?要不要啊?传旨,接受东吴的投降。”

    【6.东吴是个马屁帝国】

    东吴向魏国投降,释放了俘虏一名:于禁。

    这也是三国时代赫赫有名的战将。但关羽水淹七军,他沦为战俘。后来关羽又被吕蒙摆平,他又被掳到了东吴。孙权外出的时候,故意带着他显摆,当时他正在孙权的车上,不想东吴名士虞翻突然跳出来,大骂道:“于禁,你个俘虏,有什么资格和我们老板同车?你级别够不够啊?快给老子滚下来……”边骂边用鞭子抽于禁,让于禁受尽屈辱。

    但更大的屈辱还在后面。于禁回来后,被曹丕发配去监修曹操的墓,却事先在墓室的墙壁上画上了水淹七军的图画。画中关羽威风而立,于禁跪在关羽的脚下。这种羞辱,让于禁心中更是压抑,于是他很快病死了。

    一边羞辱于禁,一边派了使者邢贞到东吴去给孙权宣读任命。邢贞到了